高阻尼橡膠支座
二、HDR主要特點:
1.豎向承載能力:
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豎向剛度,能夠承受較大的豎向荷載
2.水平變形能力
HDR 支座除具備較強的水平變形能力外,對水平變形還有一定抵抗作用,這種抵抗作用可吸收地震能量。
3.可復位性
地震發(fā)生時,支座在外力作用下產生一定變形,吸收地震能量;地震發(fā)生后,支座通過橡膠的恢復力回到初始位置。
4.耐久性
設計使用壽命可達60年。
5.無污染
因不使用鉛芯,減少了鉛污染
三 設計依據
. 《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JTG D60-2004)
. 《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G D62-2004)
. 《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 B02-01-2008)
. 《城市橋梁設計細則》(CJJ11-93)
. 《橡膠支座:隔震橡膠支座試驗方法》(GB/T 20688.1-2007)
. 《橡膠支座:橋梁隔震橡膠支座》(GB 20688.2-2006)
. 《Structural bearings 》滑動元件部分(EN 1337-2:2005)
. 《Structural bearings 》橡膠支座部分(EN 1337-3:2005)
四 技術性能
4.1 支座規(guī)格圓形分為35 類:
D150,D175,D200,D225,D250,D275,D300,D325,D350,D375,D400,D425,D450,D475,D500,D550,D600,D650,D700,D750,D800,D850,D900,D950,D1000, D1050,D1100,D1150,D1200,D1250,D1300,D1350,D1400,D1450,D1500;
矩形分為62 類:
200×200,200×250,200×300,250×250,250×300,250×350,300×300,300×350, 300×400,300×450,350×350,350×400,350×450,350×500,400×400,400×450,400×500, 400×550,400×600,450×450,450×500,450×550,450×600,450×650,500×500,500×550, 500×600,500×650,500×700,550×550,550×600,550×650,600×600,600×650,600×700, 600×750,650×650,650×700,650×750,650×800,700×700,700×750,700×800,700×850, 750×750,750×800,750×850,750×900,800×800,800×850,800×900,800×950,850×850, 850×900,850×950,850×1000,900×900,900×950,900×1000,950×950,950×1000, 1000×1000 。
針對項目的實際情況,本系列支座還可以根據具體的技術要求進行規(guī)格尺寸的特殊設計。
4.2 設計轉角θ(rad)
本系列支座設計轉角分為:0.006rad 和0.008rad;
當設計轉角超出0.008rad 或者客戶有特別需求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特殊設計。
4.3 防滑移水平力
固定型支座可承受的防滑移水平力詳見各規(guī)格尺寸支座的設計參數表;
滑動型支座可承受的防滑移水平力為支座設計豎向承載力的3%。
4.4 設計位移
支座設計位移滑動型支座順橋向設計位移分為±100mm 和±150mm 兩種,橫橋向設計位移為±30mm;
固定型支座設計剪應變正常使用時為1.0,地震作用時為2.0;
當客戶有特別需求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特殊設計。
4.5 摩擦系數
滑動型支座設計摩擦系數為0.03。
4.6 溫度適用范圍
本系列支座設計溫度適用范圍為-40℃~60℃。
4.7
梁底坡度支座頂面不設坡度;現(xiàn)澆梁的坡度由梁底設置預埋鋼板或楔形混凝土調整;
預制梁的坡度可在制梁時通過支座上部的預埋鋼板調整,也可在梁底預埋平鋼板后在支座頂面加設楔形調坡板;較大坡度時則應采用梁底設置楔形混凝土調整。
五 支座布置原則
本系列支座分為矩形固定型、圓形固定型、矩形滑動型和圓形滑動型四種類型,根據橋梁的結構型式、跨徑、聯(lián)長及橋梁寬度等參數確定支座的布置原則。
5.1
支座布置時應檢算支座的設計位移量是否滿足橋梁因制動力、混凝土收縮徐變和溫度等共同作用及地震力引起的位移需求。
5.2
固定型支座常規(guī)狀態(tài)下位移量不得超過支座設計正常使用剪應變,地震狀態(tài)下位移量不得超過支座設計地震使用剪應變。
5.3
連續(xù)梁單聯(lián)長度不宜超過200m, 跨數不宜超過6 跨;若需要超過6 跨時,支座布置應檢算靠近滑動型支座的固定型支座的位移量是否滿足位移需求,再根據情況增設滑動型支座或進行定制設計。
5.4
矩形固定型支座宜采用支座短邊與順橋向平行布置,當橋梁橫向尺寸受限時,可采用支座長邊沿縱橋向布置。
5.5 滑動型支座設置時應注意其滑動方向與橋梁的主位移方向一致。
六 支座選用原則
6.1 支座選型時,可根據橋梁所在地區(qū)的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直接選用相應的支座型號規(guī)格,且應考慮選用支座的水平剛度及最大剪應變檢算是否滿足相應地震力作用下的使用要求。
6.2 支座選型時應根據跨度和溫度變化幅度,并考慮施工偏差等因素選用相應位移的支座。
6.3 支座選型應滿足實際橋梁結構的空間位置要求,套筒和錨桿應避免與結構受力鋼筋位置相干擾或沖突。
6.4 本系列支座根據適應轉角θ、橡膠設計剪切模量G 值大小的不同,分別進行了區(qū)別設計,橋梁工程師應當根據每座橋梁的實際情況進行選型,以優(yōu)化結構受力及使用情況。
6.4.1 支座適應轉角θ:
本系列支座適應轉角θ可通過結構計算確定或檢查墩臺頂支座部位的轉角大小。
6.4.2 橡膠設計剪切模量G:
同樣豎向承載力大小的支座,其豎向及水平剛度隨G值增加而相應增大,但適應變形的能力隨G值增加卻相應降低,因此,橋梁工程師在選型時,應當根據每座橋梁的具體情況或要求側重點進行選取,以優(yōu)化結構受力及使用性能。